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规模宏大,实力雄厚,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始建于2003年,使学校成为我国第六家开设天文学专业方向的高校。学校在天文学与空间科学方向的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26人,专任教师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等一批高水平人才,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单位的知名客座教授10余名。山东大学空间科学学科是学校首批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学科高峰计划特色学科,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省级“空间科学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开设“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并招收天文与空间科学方向的硕博研究生,空间物理学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于2015年与威海高区一中共同承办了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于2017年成功承办了第22届国际天文学奥林匹克竞赛(IAO)。
学校建有直属独立建制的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及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空间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等相关学术研究机构。研究团队实质性参与了“夸父计划”、“嫦娥工程”、“火星探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等国家重大空间探测项目的研究或论证工作。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开展基于大科学装置的粒子物理和粒子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以阿尔法磁谱仪(AMS)为主,探索宇宙中的暗物质和反物质,研究宇宙线的起源、外太空辐射剂量和太阳物理等。
山东大学与国家天文台、威海市合作共建,投资超过一千五百万的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于2007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天文台建有两座天文圆顶,其一米口径的德国造赤道式反射望远镜到目前依然是国内高校建成的口径最大、技术水平先进的天文光学望远镜,另有口径30厘米的教学科普用光学望远镜(即将更新为60厘米反射镜)、太阳射电望远镜、小型科普望远镜等仪器与天文科普教学仪器等设备。山东大学已成为国内首家发现小行星的高校和国内第三家拥有小行星命名权的单位。截至目前,天文台已发现获得永久编号与命名权的小行星15颗,并有两颗已被正式命名为“威海”星和“山东科协”星。目前,天文台正积极开展搜寻研究太阳系外行星、变星与耀变体观测、空间碎片监测等科研项目,参与了大量国际联合观测研究、多次执行国家空间碎片监测任务。天文台以“知识服务大众,科学引导人生”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类天文科普教育活动,年均开展活动百余次,受众逾万人(见前详述)。天文台现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行走齐鲁”研学活动基地、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基地,并入选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科普示范基地。